Fri. Nov 8th, 2024

Tag: 評論

充分利用美澳防衛合作

在調查美國試圖擴大與印太夥伴的防衛關係時,人們普遍認為澳洲與美國的關係是最容易實現的目標之一。這種觀點是有充分理由的。一是該聯盟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澳洲人經常稱之為堪培拉安全政策的「基石」。另一個原因是,在大國競爭加劇的時代,澳洲非常重視加強美國的軍事存在。第三個是 AUKUS 協議,該協議承諾向澳洲皇家海軍提供美國維吉尼亞級核潛艇,並深化在開發下一代防禦技術方面的合作。 但如果認為深化美澳防務整合不存在挑戰,那就大錯特錯了。例如,坎培拉和華盛頓傾向於透過戰略望遠鏡的不同端來看待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挑戰。誠然,兩國都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或用美國的術語來說是「步伐挑戰」),並且都將需要保護的主要領域視為海上領域。然而,他們對於未來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地點可能存在分歧:美國的重點是台灣和公海上潛在的戰爭;而澳洲認為主要挑戰在於阻止其進入海上交通和貿易通道的努力。 換句話說,美國從高端角度看待戰爭風險,其範圍跨越遙遠的海上距離;而對澳洲來說,其規模小得多的武裝部隊的主要任務更多是本地和沿海地區。 還有其他一些潛在的分歧點。澳洲不會將是否參戰的主權決策外包出去,而且它有不同的利益來影響其對威脅的看法。事實上,儘管兩黨就該聯盟的價值達成了廣泛共識,但這並不自動意味著澳洲願意毫無疑問地跟隨華盛頓解決每一場衝突。台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澳洲國內的辯論對於保衛台北是否是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沒有共識。 幸運的是,華盛頓和坎培拉都可以採取明確的步驟來更好地調整共同防禦態勢。兩國在戰略前景上保持密切一致這一事實對此有所幫助。而且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如果這項任務的目標是美國和澳洲尋求產生的具體效果,而不是透過採用「綜合威懾」等通常不明確的術語,那麼這項任務就更容易完成。 在審視美澳安全和防衛聯盟的預期效果時,有三個領域脫穎而出。首先是資源,或者兩國在未來危機中可以發揮的能力。在這方面,雖然澳洲一直在迅速發展獲得遠程打擊武器的能力,以便將對手置於危險之中,但應該承認,澳洲在短期內威懾中國的能力方面只能做出很少的額外貢獻。 即使澳洲的能力透過 AUKUS 得到增強(至少還需要十年),其軍隊也將更適合綠水威懾。因此,增強美國和澳洲軍隊在陸海連接點進行聯合行動的能力將是邁向更緊密聯盟的重要一步。美國也將加強對澳洲相對於南太平洋島國的鄰近優勢的支持,中國將繼續透過擬議的投資和安全夥伴關係積極爭取澳洲。最後,發展在海上背景下更好地應對中國閾下混合行動的能力——包括通過就維護國際法和戰略穩定的必要性闡明更令人信服的地區敘述——將更好地鞏固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聯合海上行動。 有關的 第二個領域澳洲和美國應該關注與其他地區參與者的關係。當然,區域平衡也存在障礙:例如,印度對在東亞對抗中國的興趣不如對南亞大陸和印度洋的興趣;許多東協國家認為中國對其未來的繁榮至關重要。 然而,在促進美國雙邊安全夥伴之間的「對等」合作方面存在著機會。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韓國,兩國都逐漸認識到投資維護區域安全秩序是有意義的。在這方面,透過情境規劃深化日澳戰略聯盟,加強韓國參與澳洲主辦的軍事演習,以及透過AP4等鬆散的小多邊安排加強合作,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同樣也將付出更多努力來加強澳洲與印尼的關係,同時考慮到雅加達對不結盟的偏好,但仍尋求就未來的突發事件達成協議,印尼(也可能是汶萊)可能允許過境,澳洲和美國軍事資產的飛越和補給。 最後,美國和澳洲應尋求增強區域秩序的韌性。這可能包括許多舉措:以更廣泛的方式與選定的合作夥伴分享情報;與新加坡等先進國家進行高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合作;制定海洋、太空和網路領域的行為規範;更連貫地反擊圍繞 AUKUS 和美國聯盟的虛假信息努力,這些努力目前基本上沒有受到挑戰。 綜上所述,這三項合作將有助於澳洲和美國更好地協調國防政策,產生重要效果。他們將更好地利用每個合作夥伴的具體能力;更有效地利用區域關係;並協助鞏固更能抵禦外在壓力的安全秩序。更重要的是,它們代表了緊密的國防和安全關係的邏輯演變,這種關係相互交織,但其驅動因素自然並不相同。 馬修·蘇塞克斯 是格里菲斯大學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的副教授(兼任);區域安全研究所 (IFRS) 研究員;澳洲國立大學(ANU)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以及澳洲國立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此前,他曾擔任澳洲國防學院的高級研究員;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兼學術主任。 彼得特施 2019 年至 2022 年擔任澳洲國防部負責戰略、政策和工業的副部長。 -13)和國際安全司司長(2014-15)。他也擔任紐約聯合國常駐副代表(2002-05)。 Source link

Realities G1 也可能成為最聰明的智慧眼鏡

我一直穿著 戴著 Even Realities G1 眼鏡四個月了,雖然很多人對我的新鏡框發表了評論,但只有兩個朋友問我的眼鏡是否「聰明」。對於一個在公共場合戴著谷歌眼鏡並活著講述這個故事的人來說,這種技術上的匿名性確實是一種高度讚揚。它們看起來就像您可能真正想戴的眼鏡,而且它們不會引起您(好吧,我的)臉部不必要的注意。 但正如克拉克·肯特在摘下眼鏡後獲得了他的超能力一樣,相反,這位彬彬有禮的記者受益於實時語言翻譯、人工智能、逐嚮導航和私人助理,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戴上眼鏡來實現。 大多數智慧眼鏡(例如 Ray-Ban Meta)都依賴藍牙音頻,但 G1 配備了一個小型但非常有效的平視顯示器,稱為整體自適應光學系統(HAOS)。仔細觀察鏡片,您會在每隻眼睛中看到一個微弱的矩形。這是 Micro-LED 光學引擎投影機顯示清晰的綠色數位文字(640 x 200 像素)的地方。向上看(透過應用程式選擇角度),一個看似兩英尺寬的文字主頁似乎漂浮在您面前約五英尺處。考慮到這一切,考慮到框架的輕盈和正常的感覺,這是非常聰明的。 數位表面鏡片實際上是兩個黏合鏡片,但設法不比標準設計更厚或更重。處方鏡片要額外花費 129 美元,除了在明亮的陽光下偶爾瞥見投影機螢幕之外,它的效果和我曾經擁有過的任何眼鏡一樣好。 在每隻手臂的末端,您會發現兩個橡膠結節。其中包含電池、按鈕和天線,可透過藍牙與手機交換即時數據。它們比標準眼鏡稍重,但由於重量遠離鼻子,所以感覺很好。鏡框由實心鎂製成,具有酷炫的霧面效果,鏡腳塗有矽膠以增加抓握力。添加無螺絲鉸鍊和經典的橢圓形形狀,甚至在充電之前您就已經擁有了時尚的主張。 攝影:克里斯多福·哈斯拉姆 充電盒的設計同樣精良,電量足以為眼鏡充電 2.5 次。眼鏡中的 60 mAh 電池足以提供 1.5 天的電量。…

Trek Slash+ 9.7 SLX/XT 電動登山車非常安靜

為了彌補鬆弛,Trek 不是透過一個而是透過兩個惰輪來佈置鏈條。結果看起來有點像鏈環附近的三環馬戲團,但增加的惰輪允許變速器做它應該做的事情,即保持自行車良好的變速。 第一次騎車就愛上了 我一開始就喜歡這輛自行車,因為它感覺靈活、快速,讓我有信心越過我通常避免的幾條陡峭路線。在賽道上,我從來沒有感覺到需要超越二級功率,即使在爬坡時,這也增加了它的聲學感覺。我唯一可以使用更多助力的地方是在城市街道上以 13% 的坡度直接上坡回家時。 攝影:史蒂芬妮·皮爾森 經過多次後續測試後,我感受到了同樣的喜悅,但有一個警告:有一種持續而煩人的嘎嘎聲,聽起來就像鬆動的輪子,但我永遠無法隔離噪音的來源,這很可能表明它是內部的,可能來自於電池或電纜在下管中發出嘎嘎聲。 為了對 Slash+ 進行更強大的測試,我將其交給了塞繆爾·海登 (Samuel Hayden),他是科羅拉多州杜蘭戈市路易斯堡學院的前大學重力騎手。在皮埃蒙特的雙黑路上以渦輪增壓模式騎行了 20 英里(我從來沒有騎過)後,海登帶著燦爛的笑容回來了,油箱裡還剩下超過 65% 的電量。 關於其重量和操控性,海登報告說,Slash+ 將強大的動力與令人驚訝的輕質結構融為一體,並指出它與路徑有牢固且令人放心的連接,並在跳躍過程中保持穩定的飛行。 他唯一的主要抱怨是什麼? 9.7 缺少 SRAM 傳輸,這對 e-MTB 來說往往更可靠。但如果您手頭上有額外的 4,000 美元,透過升級到 Slash+ 9.9…